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你一定要知道的胃食道逆流用藥!





「在吃完東西或半夜時,覺得胸口不舒服,感覺有灼熱感或時常嗝氣,躺下或前彎時還會更嚴重,甚至很會咳嗽」這些都是胃食道逆流常有的症狀。

 近幾年在藥局,常常有病人來問自己是不是胃食道逆流。這幾年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的胃食道逆流症盛行率近年來明顯增加,胃食道逆流症患者增加的原因,或許和飲食習慣改變及肥胖盛行率愈來愈高有關係。  


改變生活習慣

應該先從生活習慣的改變做起,如果無法緩解,才藉由藥物來做治療。

1.避免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

2.吃完東西不要立刻躺平,至少要等30分鐘到1小時,因為平躺的姿勢,胃部的東西更容易逆流到食道。如果吃的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甚至要等3~4小時才能排空,而且不要吃太飽,否則胃部的壓力會更大。 

3.睡前2~3小時不要吃東西,要戒掉吃宵夜的習慣。 

4.不要穿太緊的衣服,這樣會增加胃部的壓力,使得食道括約肌更無力抵抗。

5.減肥。肥胖不僅是造成胃食道逆流症的原因之一,也是腐蝕性食道炎及食道腺癌的危險因子。  


相關治療藥物

分為四大類:
一、中和胃酸
二、減少胃酸分泌
三、加速胃排空
四、消脹氣


一、中和胃酸

就是制酸劑,也是俗稱的「胃藥」制酸劑內含鎂離子或鈣離子,可以中和胃酸。但效果無法持久,約只有三小時左右。
單方的含鎂制酸劑容易導致腹瀉;單方的含鋁酸劑容易導致便秘;同時有鎂與鋁成分的制酸劑比較不會帶來便秘與拉肚子的副作用。

 

二、減少胃酸分泌

減少胃酸分泌又分為兩小類:分別是H2受體阻抗劑與質子幫浦抑制劑。

1.H2受體阻抗劑(H2blocker):「H2受體阻抗劑」是直接減少胃酸分泌,不像制酸劑僅能中和胃酸而已。
藥效需要吸收後才能產生作用,因此建議患者可以在餐前三十分鐘吃藥。H2受體阻抗劑與其他抗癲癇藥、心律不整藥等會產生交互作用。
但H2受體阻抗劑的效果,並不如質子幫浦抑制劑。 

2. 質子幫浦抑制劑(PPI,ProtonPumpInhibitor):完全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比H2受體阻抗劑效果更強、持續更久。
一天服用一次至兩次即可,空腹時服用最有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可能會與抗凝血劑、抗癲癇用藥、與強心劑等藥物,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如果有同時服用其他藥品,務必在用藥前告知醫師或藥師,目前自己的用藥狀況。 

質子幫浦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效果超好,但胃液裡PH值不夠低,便會失去消化食物的能力,因為剛分泌出來的胃蛋白酶原必須被胃酸活化之後,才能轉變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胃酸還可以為人體殺死入口的細菌、溶解鈣質、還有增加維生素B12的吸收。因此若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超過一年,會讓骨質疏鬆和脊椎、髖骨骨折的機率變高;有些人更會因維生素B12缺乏,造成貧血的問題。 
而且長時間阻斷胃酸分泌會增加肺部感染和腸胃道感染的機會。


三、加速胃排空

促進腸胃蠕動的藥可以加速腸胃排空逆流上來的胃酸。,禁而避免胃食道逆流。


四、消脹氣

藉由消除腸胃脹氣,減少嗝氣的發生。(嗝氣是胃食道逆流的初期症狀,一開始只有氣體被嗝出來,慢慢地連胃酸及食物都可能跑上來。症狀輕微者,容易被忽略。 如果 須找胃腸科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斷。


假使這些改善生活習慣及藥物治療方式都失敗!一定要找醫師做胃鏡檢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