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心血管疾病病患者,泡湯須注意!
大家都愛在天冷泡溫泉,但心血管疾病病患者,泡湯須特別注意!
需要規律用藥且按時監測血壓,才能安心享受冬天裡溫暖的感覺。
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去泡湯一定要做到:
1、揪團去:泡湯時最好有親友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2、泡湯前後多喝水: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免泡湯中間水份流失太多造成體內缺水,造成頭昏及暈倒。
3、飯後2小時再泡湯: 天冷會吃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會來一點酒祛寒。但是酒精、麻辣食物都會讓心跳加速,加上熱水、溫泉刺激,恐怕心臟負荷不了,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建議飯後2小時再泡湯。
4、水溫勿超過四十度C: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的患者,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因為冷熱溫差大將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
5、單次泡湯時間勿超過15分鐘: 不可長時間泡溫泉,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建議單次泡湯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6、泡湯後勿太快起身: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容易低血壓,所以,泡湯後不可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十二類千萬不要跟酒一起吃的藥
冬天到,麻油雞、薑母鴨或是羊肉爐都是冬天常吃的好料,也常常在這些料理中加點酒來調味一下,或者是天氣冷,睡前來點紅酒暖暖身子,但是這些酒會跟很多類的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不得不小心。
酒精跟下列這些藥物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輕則造成身體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致命!
1、Acetaminophen:這就是廣告常見的普X疼,解熱鎮痛劑,跟酒精一樣由肝臟代謝,因此喝酒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除此之外,一天不能超過4000mg的劑量。
2、NSAID(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這類藥品本身就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尤其是對COX-1選擇性較高的消炎止痛藥 (如Diclofenac、Meloxicam),如果加上喝酒,更容易造成胃的不適。
3、SULFONYLUREAS(磺醯尿素類):這類的血糖藥用來幫助胰臟製造更多的胰島素,增加身體的胰島素利用率。如:glimepiride(瑪爾胰錠)、glyburide和glipizide。加上酒精,會讓這類的藥品作用時間拉長,有可能導致低血糖,也就是所謂的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 (註1) ,算是很嚴重的交互作用,不得不小心。
4、METFORMIN:喝酒會提高代謝性酸中毒的可能。如:Glucophage(庫魯化)。
5、ANTIHISTAMINE(抗組織胺):抗組織胺本身就容易有嗜睡、昏沉沉的副作用,如果併用酒精,可能會加強嗜睡的副作用或增加中樞抑制的作用。加上抗組織胺與酒精都需要肝臟代謝(除了fexofenadine與levocetirize不經肝臟代謝,但併用酒精,也會增加中樞抑制的作用),進而影響抗組織胺的吸收而降低藥效。如:Chlorpromazine。
6、胰島素針劑:酒精在體內會增加降血糖的效果,而且會抑制葡萄糖新生,因此容易導致血糖過低。
7、抗生素:酒精與抗生素併服也會造成重大的交互作用,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註2) ,這些抗生素,常見的有Cotrimoxazole (Baktar)、Metronidazole、Griseofulvin及Ketoconazole。
8、Benzodiazepines類鎮靜劑:鎮靜作用會因併服酒精而加強,也會加強嗜睡。常見的有Diazepam(丹祈屏錠)、Zolpidem(Stilnox史蒂諾斯)、Alprazolam(Xanax贊安諾)、Lorazepam(Ativan 安定文)。
9、抗憂鬱藥物、抗癲癇藥物或抗精神病藥物:併服酒精可能出現嗜睡、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度,有些還可能使精神或運動能力受損。常見的有Imipramine(Toftanil妥富腦)、Flunitrazepam(Modipanol 美得眠 )、Paroxetine(Seroxat 克憂果)、Zaleplon(Zolnox 樂必眠)、Venlafaxine(Easyfor 悅康)、Mirtazapine(Remeron 樂活憂)。
10、Warfarin(Cofarin 可化凝):與酒精併服,會影響凝血功能的異常,INR 或 Prothrombin Time 可能增加或降低。
11、Nitroglycerin(NTG 耐絞寧 ):與酒精併服可能導致低血壓症的發生。
12、Phenytoin(Dilantin 癲能停):與酒精併服後,Phenytoin血中濃度可能降低而增加癲癇發作的可能性,並加強中樞抑制的效應。
不要以為不是同時將藥和酒吞下肚就沒問題,喝酒後數小時,血液中仍可能有酒精存在,如果再服用某些藥品,藥品的代謝就可能受到酒精影響,進而發生各種交互作用。
因此,有服用上述十二類藥品的人,還是建議放下酒杯,拿起水杯;用藥期間,喝水不喝酒!
註1: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Disulfiram本來是治療酒癮者的藥物,藉由干擾酒精的代謝,使酒精的代謝停滯,造成乙醯醛(Acetaldehyde)堆積於體內(約為正常的 5~10 倍),讓酒癮者產生嚴重身體不適的反應,來降低酒精的攝取慾望,這種交互作用通常非常快速(約5~15分鐘內),可能持續 30 分鐘或數小時,噁心嘔吐及低血壓則可能發生於併服後 1~3 小時。要避免發生類似反應,則在喝酒後 12 小時內宜避免服用可能發生此反應的藥物。而後針對這種與酒精併服後因類似的代謝之間的交互反應,導致酒精的代謝明顯受影響而出現嚴重的酒精耐受不良的症狀,特稱為Disulfiram-like 徵候群,輕者為潮紅、頭痛(頭像要爆開一樣)、噁心嘔吐,也可能發生呼吸急促、肝毒性、及低血壓,重者可能因而發生猝死。
註2:
頭孢子素類抗生素中若含有甲基-4-醯胺環(MTT Ring)取代基,就很容易產生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雖然並不是馬上發生,這類型的抗生素除了是同類中造成出血副作用機率較高的抗生素,同時發生類二硫龍反應的機率也高。
酒精跟下列這些藥物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輕則造成身體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致命!
1、Acetaminophen:這就是廣告常見的普X疼,解熱鎮痛劑,跟酒精一樣由肝臟代謝,因此喝酒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除此之外,一天不能超過4000mg的劑量。
2、NSAID(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這類藥品本身就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尤其是對COX-1選擇性較高的消炎止痛藥 (如Diclofenac、Meloxicam),如果加上喝酒,更容易造成胃的不適。
3、SULFONYLUREAS(磺醯尿素類):這類的血糖藥用來幫助胰臟製造更多的胰島素,增加身體的胰島素利用率。如:glimepiride(瑪爾胰錠)、glyburide和glipizide。加上酒精,會讓這類的藥品作用時間拉長,有可能導致低血糖,也就是所謂的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 (註1) ,算是很嚴重的交互作用,不得不小心。
4、METFORMIN:喝酒會提高代謝性酸中毒的可能。如:Glucophage(庫魯化)。
5、ANTIHISTAMINE(抗組織胺):抗組織胺本身就容易有嗜睡、昏沉沉的副作用,如果併用酒精,可能會加強嗜睡的副作用或增加中樞抑制的作用。加上抗組織胺與酒精都需要肝臟代謝(除了fexofenadine與levocetirize不經肝臟代謝,但併用酒精,也會增加中樞抑制的作用),進而影響抗組織胺的吸收而降低藥效。如:Chlorpromazine。
6、胰島素針劑:酒精在體內會增加降血糖的效果,而且會抑制葡萄糖新生,因此容易導致血糖過低。
7、抗生素:酒精與抗生素併服也會造成重大的交互作用,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註2) ,這些抗生素,常見的有Cotrimoxazole (Baktar)、Metronidazole、Griseofulvin及Ketoconazole。
8、Benzodiazepines類鎮靜劑:鎮靜作用會因併服酒精而加強,也會加強嗜睡。常見的有Diazepam(丹祈屏錠)、Zolpidem(Stilnox史蒂諾斯)、Alprazolam(Xanax贊安諾)、Lorazepam(Ativan 安定文)。
9、抗憂鬱藥物、抗癲癇藥物或抗精神病藥物:併服酒精可能出現嗜睡、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度,有些還可能使精神或運動能力受損。常見的有Imipramine(Toftanil妥富腦)、Flunitrazepam(Modipanol 美得眠 )、Paroxetine(Seroxat 克憂果)、Zaleplon(Zolnox 樂必眠)、Venlafaxine(Easyfor 悅康)、Mirtazapine(Remeron 樂活憂)。
10、Warfarin(Cofarin 可化凝):與酒精併服,會影響凝血功能的異常,INR 或 Prothrombin Time 可能增加或降低。
11、Nitroglycerin(NTG 耐絞寧 ):與酒精併服可能導致低血壓症的發生。
12、Phenytoin(Dilantin 癲能停):與酒精併服後,Phenytoin血中濃度可能降低而增加癲癇發作的可能性,並加強中樞抑制的效應。
不要以為不是同時將藥和酒吞下肚就沒問題,喝酒後數小時,血液中仍可能有酒精存在,如果再服用某些藥品,藥品的代謝就可能受到酒精影響,進而發生各種交互作用。
因此,有服用上述十二類藥品的人,還是建議放下酒杯,拿起水杯;用藥期間,喝水不喝酒!
註1: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Disulfiram本來是治療酒癮者的藥物,藉由干擾酒精的代謝,使酒精的代謝停滯,造成乙醯醛(Acetaldehyde)堆積於體內(約為正常的 5~10 倍),讓酒癮者產生嚴重身體不適的反應,來降低酒精的攝取慾望,這種交互作用通常非常快速(約5~15分鐘內),可能持續 30 分鐘或數小時,噁心嘔吐及低血壓則可能發生於併服後 1~3 小時。要避免發生類似反應,則在喝酒後 12 小時內宜避免服用可能發生此反應的藥物。而後針對這種與酒精併服後因類似的代謝之間的交互反應,導致酒精的代謝明顯受影響而出現嚴重的酒精耐受不良的症狀,特稱為Disulfiram-like 徵候群,輕者為潮紅、頭痛(頭像要爆開一樣)、噁心嘔吐,也可能發生呼吸急促、肝毒性、及低血壓,重者可能因而發生猝死。
註2:
頭孢子素類抗生素中若含有甲基-4-醯胺環(MTT Ring)取代基,就很容易產生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雖然並不是馬上發生,這類型的抗生素除了是同類中造成出血副作用機率較高的抗生素,同時發生類二硫龍反應的機率也高。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天冷血壓升高到底該怎麼辦?
近幾天氣温開始下降,好幾個熟悉的客人來買止痛藥,說頭暈頭痛,仔細詢問一番後,幫他量一下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非常多。
有些高血壓患者原本血壓控制一直比較好,可又上去了,這時候患者就開始懷疑病情加重了。其實,氣温下降血壓升高是必然現象,那究竟是為什麼呢?天冷血壓升高到底該怎麼辦?
有些高血壓患者原本血壓控制一直比較好,可又上去了,這時候患者就開始懷疑病情加重了。其實,氣温下降血壓升高是必然現象,那究竟是為什麼呢?天冷血壓升高到底該怎麼辦?
為什麼天氣越冷血壓越高?
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氣温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0.6毫米汞柱。同時,冬季的血壓波動也明顯大於夏季。
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氣温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0.6毫米汞柱。同時,冬季的血壓波動也明顯大於夏季。
血管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即寒冷時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升高;天熱時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人體的血壓值是隨氣温、晝夜及情緒等因素波動的,通常冬季血壓較高,波動較大;而夏季稍低,血壓較平穩。這種血壓波動與室外温度相關:當室外温度較低時,人體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以抵禦寒冷的環境,而這種物質同時具有加快心率及收縮外周血管的作用,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同時,冬季較弱的陽光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減少,導致鈣吸收減少也可能使血壓升高。血壓這種隨氣温降低而增高的特性,也是導致高血壓患者在季節交替時容易發生危險的原因之一。血壓的突然升高會增加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如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出血及主動脈夾層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一般來説,冬天時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幅度在5—10毫米汞柱,最高甚至可以打到20毫米汞柱。另一方面,老年人由於血管彈性差,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即高壓升高為主;年輕人高血壓,主要是因為血管阻力較大,冬天的時候以舒張壓,即低壓略微上升。
同時,冬季較弱的陽光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減少,導致鈣吸收減少也可能使血壓升高。血壓這種隨氣温降低而增高的特性,也是導致高血壓患者在季節交替時容易發生危險的原因之一。血壓的突然升高會增加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如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出血及主動脈夾層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一般來説,冬天時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幅度在5—10毫米汞柱,最高甚至可以打到20毫米汞柱。另一方面,老年人由於血管彈性差,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即高壓升高為主;年輕人高血壓,主要是因為血管阻力較大,冬天的時候以舒張壓,即低壓略微上升。
天冷血壓升高怎麼辦?
1、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
如果血壓比較穩定,每週測量1—2次,可選擇每天第一次服藥前測量;如果血壓不穩定,可以選取每次服藥前測量血壓。
2、注意保暖,盡量以洋蔥式穿法出門
經常注意天氣預報,密切關注氣候變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預防感冒。鞋襪要保暖透氣、吸濕性好,鞋底要防滑,腳暖則一身皆暖和舒暢。在寒潮過境的大風雨雪天儘量不要出門,以避免寒冷刺激。若必須出門辦事,應採取可行的保護措施,戴好帽子、圍巾、手套、口罩等。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和合適的温度、濕度,不管是採用暖氣還是空調,均以室温18~26℃、濕度55%為宜。
1、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
如果血壓比較穩定,每週測量1—2次,可選擇每天第一次服藥前測量;如果血壓不穩定,可以選取每次服藥前測量血壓。
2、注意保暖,盡量以洋蔥式穿法出門
經常注意天氣預報,密切關注氣候變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預防感冒。鞋襪要保暖透氣、吸濕性好,鞋底要防滑,腳暖則一身皆暖和舒暢。在寒潮過境的大風雨雪天儘量不要出門,以避免寒冷刺激。若必須出門辦事,應採取可行的保護措施,戴好帽子、圍巾、手套、口罩等。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和合適的温度、濕度,不管是採用暖氣還是空調,均以室温18~26℃、濕度55%為宜。
3、別急着換藥
只要血壓持續升高到20毫米汞柱以上,才必須調整用藥。建議在20毫米汞柱範圍以內的患者,可以諮詢醫生採取加量或者加藥的方式,避免血壓波動更大。
4、注意飲食清淡,少油少鹽
天冷大家喜歡各種火鍋,包括麻辣香鍋、麻辣燙、刷肉等等,這些食物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説,鹽分含量太高,應該儘量少吃甚至不吃。如果覺得日常飲食口味清淡,建議多以醋、芥末、香油、洋葱等調味品增加味道,逐味精、醬油、辣醬等則不要用。
5、每天喝適量白開水或淡茶水
茶葉中的茶多酚能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葉酸可維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有保護血管的作用,茶鹼有擴張血管及利尿的作用,因此,飲茶有輕度的降壓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鹼對心血管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而高血壓患者喝茶不宜濃。冬天可飲淡紅茶。
6、要關注四個時刻的血壓
到秋冬季血壓易波動,因此,高血壓人群更需要關注血壓值。如果血壓波動不大,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血壓值即可。若血壓波動明顯,要注意測量四個時間的血壓:清晨起牀時、早飯過後10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晚上睡覺前,若發現血壓波動厲害,就要及時就醫調整控壓方案。
7、要積極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戒菸限酒,低膽固醇飲食等。
8、適度運動
合理運動有利於血壓控制和減少併發症。在冬季,高血壓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來掌握運動量,以自我感到舒適為度。
散步是最簡便易行的運動,各類高血壓患者均可採用。有研究顯示,較長時間的步行後,舒張壓可明顯下降,症狀也會隨之改善。散步的時間一般為15~50分鐘,每天一到兩次,速度可依各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地點最好選擇户外空氣新鮮的地方。
慢跑和長跑的運動量比散步大,適用於血壓已經得到控制的患者。高血壓患者慢跑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鐘可達120~136次,長期堅持鍛鍊,可使血壓平穩下降,脈搏平穩,消化功能增強,症狀減輕。跑步的時間可逐漸增長,以15~30分鐘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若患有冠狀動脈疾病者,則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
9、避免情緒波動和過度疲勞
極度憤怒或緊張都可誘發心肌梗塞和腦卒中,因此,高血壓病患者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鬱、悲傷、恐懼和受驚。還要謹防過度疲勞,因為疲勞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10、堅持醫師藥物治療,按時吃藥,勿聽信偏方
冬季是腦中風和心肌梗死的高發季節,堅持有效降壓的同時也要預防因服藥不當而誘發腦中風。具體地説,高血壓患者用藥須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遵醫囑,堅持規律用藥;二要用藥達標,將血壓維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三要關注和熟知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發生便及時諮詢醫生。
“三不要”是指如果採用的降壓藥物控制住了血壓,不要隨意更換;不要盲目相信“根治、偏方”等蠱惑性言詞;不要因血壓降下來了,就突然停藥,以免出現血壓反跳而發生高血壓危象。
只要血壓持續升高到20毫米汞柱以上,才必須調整用藥。建議在20毫米汞柱範圍以內的患者,可以諮詢醫生採取加量或者加藥的方式,避免血壓波動更大。
4、注意飲食清淡,少油少鹽
天冷大家喜歡各種火鍋,包括麻辣香鍋、麻辣燙、刷肉等等,這些食物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説,鹽分含量太高,應該儘量少吃甚至不吃。如果覺得日常飲食口味清淡,建議多以醋、芥末、香油、洋葱等調味品增加味道,逐味精、醬油、辣醬等則不要用。
5、每天喝適量白開水或淡茶水
茶葉中的茶多酚能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葉酸可維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有保護血管的作用,茶鹼有擴張血管及利尿的作用,因此,飲茶有輕度的降壓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鹼對心血管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而高血壓患者喝茶不宜濃。冬天可飲淡紅茶。
6、要關注四個時刻的血壓
到秋冬季血壓易波動,因此,高血壓人群更需要關注血壓值。如果血壓波動不大,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血壓值即可。若血壓波動明顯,要注意測量四個時間的血壓:清晨起牀時、早飯過後10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晚上睡覺前,若發現血壓波動厲害,就要及時就醫調整控壓方案。
7、要積極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戒菸限酒,低膽固醇飲食等。
8、適度運動
合理運動有利於血壓控制和減少併發症。在冬季,高血壓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來掌握運動量,以自我感到舒適為度。
散步是最簡便易行的運動,各類高血壓患者均可採用。有研究顯示,較長時間的步行後,舒張壓可明顯下降,症狀也會隨之改善。散步的時間一般為15~50分鐘,每天一到兩次,速度可依各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地點最好選擇户外空氣新鮮的地方。
慢跑和長跑的運動量比散步大,適用於血壓已經得到控制的患者。高血壓患者慢跑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鐘可達120~136次,長期堅持鍛鍊,可使血壓平穩下降,脈搏平穩,消化功能增強,症狀減輕。跑步的時間可逐漸增長,以15~30分鐘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若患有冠狀動脈疾病者,則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
9、避免情緒波動和過度疲勞
極度憤怒或緊張都可誘發心肌梗塞和腦卒中,因此,高血壓病患者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鬱、悲傷、恐懼和受驚。還要謹防過度疲勞,因為疲勞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10、堅持醫師藥物治療,按時吃藥,勿聽信偏方
冬季是腦中風和心肌梗死的高發季節,堅持有效降壓的同時也要預防因服藥不當而誘發腦中風。具體地説,高血壓患者用藥須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遵醫囑,堅持規律用藥;二要用藥達標,將血壓維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三要關注和熟知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發生便及時諮詢醫生。
“三不要”是指如果採用的降壓藥物控制住了血壓,不要隨意更換;不要盲目相信“根治、偏方”等蠱惑性言詞;不要因血壓降下來了,就突然停藥,以免出現血壓反跳而發生高血壓危象。
降壓藥冬夏劑量有別
不少高血壓病人服用降壓藥物品種和劑量一年四季不變,夏天怎麼吃,冬天還怎麼吃。其實,高血壓病人在冬夏季節血壓高低是有差別的,因此,使用降壓藥的劑量也應該有所變化。研究指出,排除特殊因素的干擾,在自然狀態下,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冬季偏高,夏季偏低。這是因為人體總的血容量不變,夏季氣温高,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血流阻力小、壓力小,血壓自然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血液中的水分減少後也有助於血壓下降。
一般來説,高血壓患者冬季的血壓要比夏季高,因此,冬天服用降壓藥物相應也要增加一些。控制血壓是防止高血壓冬季腦溢血的重要方式,強調要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即將收縮壓、舒張壓分別控制在140和90mmHg以下。但是,在服降壓藥時,一次降低不宜超過原血壓的20%。血壓過高者,應逐步降壓,以免出現“降壓過快”引起的頭暈、肢體麻木、無力、意識障礙、嗜睡,甚至誘發腦血栓形成、心肌梗塞等嚴重後果。服用降壓藥還應當防止血壓上下波動幅度過大,血壓長期波動,會使腦血管承受的壓力時高時低,容易發生腦血管破裂。具體冬季應當如何加量,加多少劑量,病人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血壓變化及症狀調整用藥劑量(必要時調整用藥類別),使血壓一直保持在正常的範圍內。
不少高血壓病人服用降壓藥物品種和劑量一年四季不變,夏天怎麼吃,冬天還怎麼吃。其實,高血壓病人在冬夏季節血壓高低是有差別的,因此,使用降壓藥的劑量也應該有所變化。研究指出,排除特殊因素的干擾,在自然狀態下,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冬季偏高,夏季偏低。這是因為人體總的血容量不變,夏季氣温高,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血流阻力小、壓力小,血壓自然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血液中的水分減少後也有助於血壓下降。
一般來説,高血壓患者冬季的血壓要比夏季高,因此,冬天服用降壓藥物相應也要增加一些。控制血壓是防止高血壓冬季腦溢血的重要方式,強調要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即將收縮壓、舒張壓分別控制在140和90mmHg以下。但是,在服降壓藥時,一次降低不宜超過原血壓的20%。血壓過高者,應逐步降壓,以免出現“降壓過快”引起的頭暈、肢體麻木、無力、意識障礙、嗜睡,甚至誘發腦血栓形成、心肌梗塞等嚴重後果。服用降壓藥還應當防止血壓上下波動幅度過大,血壓長期波動,會使腦血管承受的壓力時高時低,容易發生腦血管破裂。具體冬季應當如何加量,加多少劑量,病人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血壓變化及症狀調整用藥劑量(必要時調整用藥類別),使血壓一直保持在正常的範圍內。
服降壓藥時別飲酒
在冬季,不少人喜歡喝杯酒暖暖身子,藉以驅除寒意。且不説喝酒驅寒效果如何,單説喝酒本身就容易增強新陳代謝,使心跳加快,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導致腦血管破裂而中風。另外,飲酒還會與所服用的降壓藥物發生複雜的相互作用。
在冬季,不少人喜歡喝杯酒暖暖身子,藉以驅除寒意。且不説喝酒驅寒效果如何,單説喝酒本身就容易增強新陳代謝,使心跳加快,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導致腦血管破裂而中風。另外,飲酒還會與所服用的降壓藥物發生複雜的相互作用。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簡單搞懂退化性關節炎及其保健品
退化性關節炎發生原因
1. 年齡
根據統計,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率隨年齡增加成正比。年老軟骨中的粘多醣的含量會因年齡增加而逐漸減少,軟骨基質喪失硫酸軟質素,導致軟骨韌性降低,更容易受到傷害而產生變化。此外,老化亦會造成組織細胞的修復能力日漸降低,日積月累的磨損加上細胞修復能力下降,造成膝關節不可逆的破壞。
2. 荷爾蒙
許多研究統計都顯示:「退化性膝關節炎女性發病率比男性高出約3倍,女性停經後罹病人數尤其明顯增加。」推測此與關節軟骨表面及周邊滑囊的荷爾蒙受體有關,因此女性的荷爾蒙(黃體素)應為女性患者易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重要因子。
3. 遺傳
由於基因遺傳的特性,若父母有退化性膝關節炎,有很大比例其子女也會得病,特別是由母親遺傳給女兒的機率更高。
4. 肥胖
體重過重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此外肥胖亦會造成全身的慢性發炎反應,因此,過度肥胖病患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5. 勞損及創傷
曾患有骨折、脫位、十字韌帶和半月板損傷、先天性的膝內外翻(俗稱O型腿)或髕骨半脫位畸形等骨關節疾病者,以及運動員、負重勞動者,如:礦工、泥水工、農夫、運動員、搬運工等,這些都容易提早出現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症。
6. 免疫系統激活
由於個體遺傳特質,在膝關節內外多處組織可能存在特別的免疫受體,這些免疫受體受到荷爾蒙或細胞介質的媒介,會引發一連串的發炎反應,進而造成關節的損傷變形。
退化性關節炎的X光分級
第零級:膝關節沒有變化,出現卡卡不適的症狀。
第一級:關節腔變窄,關節內非骨性贅生物增加,關節內軟骨彈性減少,關節外觀輕度變形。
第二級:關節腔變窄,關節內非骨性贅生物持續增加,軟骨呈空洞泡泡狀,膝關節外觀中度變形。
第三級:關節腔變窄,骨邊緣長骨刺,軟骨破裂,關節液減少失去潤滑性,膝關節外觀嚴重變形。
第四級:關節腔軟骨完全磨損,股骨與脛骨直接摩擦,需做人工關節置換。
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症狀
關節彎曲發出各種聲響,上下樓梯困難,關節僵硬,剛開始活動時疼痛加劇,活動一段時間後,疼痛減緩,但活動過久又會加重。關節疼痛在很裡面,走起路來很吃力。
非藥物的治療
1、多運動訓練肌力:路上或水上運動有助於肌力的提升。可加強局部肌肉鍛鍊,走路或游泳等。但是不建議爬樓梯,爬樓梯會增加膝蓋負擔。
2、做物理治療:可用超音波或是經皮電刺激療法來減緩疼痛,但是目前沒有文獻證明有效。
3、減重減輕膝蓋的負重:肥胖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因此減重可降低膝蓋持續的負重,減少對關節的持續傷害。
藥物的治療
1、Acetaminophen ( 普拿疼 ):因為相對安全且便宜,所以為疼痛首選藥,劑量為500~1000毫克,一天三到四次。但常見副作用為肝毒性,因此一天不可服用超過4000毫克,而且要注意有飲酒習慣的人,避免產生肝毒性。
2、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 NSAID ):止痛效果優於Acetaminophen,但常見副作用是胃出血等,但是可以使用COX - 2來減少胃出血的狀況。
3、鴉片類止痛藥:除非Acetaminophen或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使用無效,否則盡量減少使用鴉片類止痛藥,因此不建議常規使用。
4、關節內注射類固醇:短期內有效,而且可以持續一致兩個月。
5、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對疼痛或關節功能有改善,特別是注射5 ~ 13週後改善最多。
輔助及替代的藥物或保健品
1、針灸治療
2、葡萄糖胺( Glucosamine ):
水分是軟骨占比最大的成分,而除掉除掉水分,剩下的物質當中,有20%是軟骨細胞,其餘的80%,是由葡萄糖胺和膠原蛋白組成的。
隨著年齡增長時,體內葡萄糖胺合成的速度趕不及耗損的速度,而讓關節逐漸缺乏葡萄糖胺,造成軟骨受損且關節不斷磨損,就容易出現僵硬、疼痛等症狀,就是退化性關節炎。
葡萄糖胺用來輔助退化性的關節炎治療一天建議劑量是1500mg,飯前或飯後使用並不影響其吸收總量,但葡萄糖胺粉劑因對腸胃道較刺激,建議隨餐服用飯後或飯後服用;葡萄糖胺相當安全,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脹氣。
3、軟骨素(Chondroitin) :
是一種大量集中於關節的軟骨中的黏多醣蛋白(proteoglycan),使軟骨細胞保有足夠的水分,讓軟骨有緩衝及潤滑的作用,補充軟骨素可增加關節液的分泌量且能抑制軟骨分解酵素的活性,可用來預防關節退化。
一天建議劑量為1000 ~1200毫克。
如果有服用warfarin類抗凝血藥物,需要先諮詢醫師再服用。
4、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
可降低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組織,達到減緩關節炎的疼痛,還可幫助軟骨組織的再生。
建議每天空腹服用40毫克的非變性膠原蛋白,記得不是一般膠原蛋白,最好有UC-II®的標章。而且可以跟葡萄糖胺與軟骨素一起服用,來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非變性膠原蛋白是調節免疫作用,因此需要服用超過一個月才開始有效果,所以建議服用的朋友,一定要有耐心每天服用。
5、甲基硫醯基甲烷(MSM):
在人體軟骨組織與結締組織中,有85%都以MSM的型態存在體內,加上MSM有止痛的效果,又有清除自由基的抗發炎功能。一般建議每天服用2 ~ 3克。但有些人會受MSM影響睡眠,因此建議白天服用。
6、乳木果油:
含豐富的三萜類物質、植物固醇及維生素E,因此具有抗發炎的效果,所以可能有緩解關節疼痛的效果,不過目前仍然沒有大型研究證實其效果。
7、貓爪藤萃取物(Cat's claw):
主要成分為多酚類(Phenolic acids)與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可清除發炎反應中產生的氧化物質及自由基,研究證實有抗發炎及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常見用於骨關節炎的每日劑量為100mg。
如果併幅降血壓藥,可能導致血壓過低。接受化療或者服用免疫抑制劑者,貓爪藤可能降低藥物作用。可能導致流產,因此懷孕婦女禁用。
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原蛋白有甚麼差別?
就用鋼筋水泥說來比喻吧!
鋼筋水泥,需要有鋼筋來做支撐,水泥用來把鋼筋做固定,鋼筋跟水泥結合在一起才能穩固建築物。而水泥是由混凝土加水混合成的黏稠固定劑。
膠原蛋白就如同鋼筋,葡萄糖胺如同混凝土,軟骨素如同水,關節軟骨如果要穩固,一定是三者缺一不可,就項建築物一樣,缺少其中一個都無法建蓋。
退化性關節炎補充鈣片有用嗎?
沒用的。因為鈣片式補充硬骨,葡萄糖胺補充的是軟骨。所以如果要顧骨本,才是補充鈣。
藥師建議
若僅有輕微症狀,選含有消炎效果的複方保健品,效果較佳。
症狀嚴重者需及早就醫,才能獲得有效的處置,又能避免亂花冤枉錢。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你一定要知道的胃食道逆流用藥!
「在吃完東西或半夜時,覺得胸口不舒服,感覺有灼熱感或時常嗝氣,躺下或前彎時還會更嚴重,甚至很會咳嗽」這些都是胃食道逆流常有的症狀。
近幾年在藥局,常常有病人來問自己是不是胃食道逆流。這幾年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的胃食道逆流症盛行率近年來明顯增加,胃食道逆流症患者增加的原因,或許和飲食習慣改變及肥胖盛行率愈來愈高有關係。
改變生活習慣
應該先從生活習慣的改變做起,如果無法緩解,才藉由藥物來做治療。1.避免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
2.吃完東西不要立刻躺平,至少要等30分鐘到1小時,因為平躺的姿勢,胃部的東西更容易逆流到食道。如果吃的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甚至要等3~4小時才能排空,而且不要吃太飽,否則胃部的壓力會更大。
3.睡前2~3小時不要吃東西,要戒掉吃宵夜的習慣。
4.不要穿太緊的衣服,這樣會增加胃部的壓力,使得食道括約肌更無力抵抗。
5.減肥。肥胖不僅是造成胃食道逆流症的原因之一,也是腐蝕性食道炎及食道腺癌的危險因子。
相關治療藥物
分為四大類:一、中和胃酸
二、減少胃酸分泌
三、加速胃排空
四、消脹氣
一、中和胃酸
就是制酸劑,也是俗稱的「胃藥」,制酸劑內含鎂離子或鈣離子,可以中和胃酸。但效果無法持久,約只有三小時左右。單方的含鎂制酸劑容易導致腹瀉;單方的含鋁酸劑容易導致便秘;同時有鎂與鋁成分的制酸劑比較不會帶來便秘與拉肚子的副作用。
二、減少胃酸分泌
減少胃酸分泌又分為兩小類:分別是H2受體阻抗劑與質子幫浦抑制劑。1.H2受體阻抗劑(H2blocker):「H2受體阻抗劑」是直接減少胃酸分泌,不像制酸劑僅能中和胃酸而已。
藥效需要吸收後才能產生作用,因此建議患者可以在餐前三十分鐘吃藥。H2受體阻抗劑與其他抗癲癇藥、心律不整藥等會產生交互作用。
但H2受體阻抗劑的效果,並不如質子幫浦抑制劑。
2. 質子幫浦抑制劑(PPI,ProtonPumpInhibitor):完全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比H2受體阻抗劑效果更強、持續更久。
一天服用一次至兩次即可,空腹時服用最有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可能會與抗凝血劑、抗癲癇用藥、與強心劑等藥物,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如果有同時服用其他藥品,務必在用藥前告知醫師或藥師,目前自己的用藥狀況。
質子幫浦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效果超好,但胃液裡PH值不夠低,便會失去消化食物的能力,因為剛分泌出來的胃蛋白酶原必須被胃酸活化之後,才能轉變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胃酸還可以為人體殺死入口的細菌、溶解鈣質、還有增加維生素B12的吸收。因此若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超過一年,會讓骨質疏鬆和脊椎、髖骨骨折的機率變高;有些人更會因維生素B12缺乏,造成貧血的問題。
而且長時間阻斷胃酸分泌會增加肺部感染和腸胃道感染的機會。
三、加速胃排空
促進腸胃蠕動的藥可以加速腸胃排空逆流上來的胃酸。,禁而避免胃食道逆流。四、消脹氣
藉由消除腸胃脹氣,減少嗝氣的發生。(嗝氣是胃食道逆流的初期症狀,一開始只有氣體被嗝出來,慢慢地連胃酸及食物都可能跑上來。症狀輕微者,容易被忽略。 如果 須找胃腸科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斷。假使這些改善生活習慣及藥物治療方式都失敗!一定要找醫師做胃鏡檢查!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 觀念釐清 】預防高山症到底是威爾剛有用還是丹木斯才有用?
很多登山好者,或者是到高海拔旅遊的朋友,都會問到底高山症要用哪個藥來做預防或是治療?是威爾剛(Viagra)還是丹木斯( Acetazolamide)?
首先來了解什麼是高山症。高山症泛指人體處在高海拔地區時,因高海拔的氣壓較低,導致空氣中氧分壓較低所成的疾病。
但高山症需細分為三類,分別是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腦水腫以及高海拔肺水腫。
1、急性高山症是因缺氧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噁心、嘔吐、厭食、虛弱等症狀,大多數人到達高海拔地區1~12小時後開始出現症狀,症狀2~3天後會隨著身體適應環境而緩解。通常最先出現的是頭痛症狀(但少數患者沒有頭痛症狀),嘔吐是症狀惡化的重要指標,旅客要多加留意。
2、少數發生急性高山病的旅客,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症狀包括嚴重頭痛、嗜睡、意識不清、運動失調(步態不穩)、甚至昏迷。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出現步態不穩症狀後,若沒有給予妥善治療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就可能致死。
3、高海拔肺水腫是因缺氧時造成肺動脈壓上升,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水份外滲到肺部。高海拔肺水腫症狀包括運動能力變差、休息狀態下仍不停喘氣、乾咳、胸悶,隨著疾病惡化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帶血、發紺,發生高海拔肺水腫的患者也可能併發其他的高海拔疾病。
高海拔肺水腫的致死率比另外兩種高海拔疾病更高,如果喘氣和呼吸困難的症狀無法因休息而緩解,就要考慮是否出現高山肺水腫,給予氧氣能緩解症狀,但同時一定要立刻降低高度。
哪些人罹患高海拔疾病的風險比較高?
因高海拔環境特殊,加上大部分高海拔地區都地處偏遠、醫療資源較不易取得,患有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肌缺氧(心絞痛)、鐮刀形貧血、任何型式肺功能不良者,都應先諮詢醫師是否適合到高地活動。另外,孕婦以及糖尿病患者,建議先和醫師討論再到高海拔地區。
我平常都很健康,到高海拔地區會不會出現高海拔疾病?
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環境,就會對人體機能有些許影響,只要沒有適當的安排登高速度,在身體未適應的情形下就到達海拔2500公尺以上地區,任何人都可能出現高海拔疾病,包括平時非常健康的成年人。
高海拔疾病發生與否、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最主要受到個人體質影響,和旅客平時的體力、運動習慣等都沒有太大的相關性,不過50歲以上旅客的發生風險稍低。
有哪些藥物可以用來預防高山症?
(1) 預防急性高山病(AMS)、高海拔腦水腫(HACE):Acetazolamide(Diamox,丹木斯)是目前一線用藥,除了預防外,也有治療效果,並能加速人體適應高海拔環境、緩解在高海拔地區的失眠症狀;類固醇藥物Dexamethasone也有預防及治療效果。
(2) 預防高海拔肺水腫(HAPE):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乙型交感神經促進劑β-agonist(Salmeterol)、Tadalafil(Cialis,犀利士)、Sildenafil(Viagra,威而鋼)。
Acetazolamide(Diamox,丹木斯)該怎麼服用才能預防高山症?
從爬升前二天開始,每8至12小時口服250mg,至目的高度後繼續使用至少48小時。
服用Acetazolamide(Diamox,丹木斯)有甚麼禁忌呢?
Acetazolamide(Diamox,丹木斯)的結構和磺胺藥很類似,對磺胺藥過敏或有腎臟疾患的人,絕對不可以使用。
很多高海拔地區的居民有預防高山症的偏方,如:中國大陸的紅景天、南美地區的古柯葉,旅客可嘗試,但不建議用來取代正規的預防藥物,也不該因此忽視高山症的初期症狀.
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口服穀胱甘肽(Glutathione=GSH)來保肝有用嗎?
穀胱甘肽添加於護膚品、食品以及保健品早已不是什麼大新聞了,在功效上往往標榜可以美白和抗衰老,更有甚者,還有其他奇妙的功能。然而事實上真有這麼神奇嗎?
穀胱甘肽是一種由三種胺基酸構成的短肽,這三種胺基酸分別是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其化學結構如下:
![](https://pic.pimg.tw/sdd204/1504004891-1712817625.jpg)
穀胱甘肽是肝臟解毒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本身是強力抗氧化劑),穀胱甘肽是合成具解毒性抗氧化酵素,如穀胱甘胺酸過氧化酵素(glutathione peroxidase),一種同時含硒的抗氧化酵素,人體在面對多種毒素,如農藥、乙醯胺酚等中毒時,會促使肝臟中的GSH快速耗盡,進而快速的破壞肝細胞引發急性肝衰竭。
另外穀胱甘胺酸在人體免疫功能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體內足夠的穀胱甘肽濃度,能夠提高免疫系統對抗各種疾病,尤其是接受治療中的癌症患者,GSH能夠提高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穀胱甘肽的三大作用
![Immune System free icon](https://image.flaticon.com/icons/svg/84/84157.svg)
![Halloween standing skeleton free icon](https://image.flaticon.com/icons/svg/60/60092.svg)
![Immunity drugs free icon](https://image.flaticon.com/icons/svg/32/32053.svg)
1. 穀胱甘肽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劑:
它自己本身能清除自由基,更重要的它是整個抗氧化系統的樞紐,其他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E、硫辛酸(a-lipoic acid)都需要有足夠的穀胱甘肽,才能中和自由基。
2. 穀胱甘肽是一種強力的解毒劑:
它大量的存在於肝臟之中(~7.3m-mol/g),幫助牌除我們每天接觸的毒素,如菸害、輻射線、藥物殘餘、重金屬、農藥等等。
3. 穀胱甘肽是一種免疫力調節劑:
免疫反應(淋巴球的活性)的好與或,與穀胱甘肽的含量息息相關,有實驗證實,當穀胱甘肽的量下降到只剩七成時,免疫反應就完全失效。
二、口服穀胱甘肽沒有用
口服穀胱甘肽到胃部就會被胃酸及專門分解蛋白質的胃蛋白酶給分解,最後進入消化系統的只是一些分解後的胺基酸,與吃進魚肉蛋奶等蛋白質並沒甚麼差別
1.針對針劑的部分,長期經由靜脈注射(例如美白針)高劑量的穀胱甘肽,可能造成劇烈腹痛、腎臟功能受損,造成腎功能不全或腎功能衰竭,也可能誘發甲狀腺功能紊亂。最嚴重者會發生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
即使是以口服形態攝取穀胱甘肽 ,服用過量亦具風險,故台灣衛生主管機構訂有標示警語之規定。
行政院衛生署於中華民國100年10月18日公告,訂定使用原料「穀胱甘肽(Glutathione)」之每日食用限量及應標示警語,並自即日生效。
一、原料「穀胱甘肽」之來源為由圓酵母(Torula yeast)發酵製成,其每日食用限量為250毫克以下。
二、使用原料「穀胱甘肽」之包裝食品,應以中文顯著標示「對穀胱甘肽過敏者、孕婦、哺乳婦女及嬰幼兒應避免食用」等字樣。
2.在藥物方面,促進穀胱甘肽合成的有NAC (N-Acetyl-Cysteine,也就是愛克痰,一種化痰藥品)等。
NAC能在人體內快速有效率的轉化成穀胱甘胺酸,在臨床上被使用於普拿疼(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服用過量的解毒劑,因服用過量或長期高劑量服用普拿疼可能造成嚴重肝毒性,對於原本肝機能不佳的患者還可能引發猛爆性肝炎,主因是高劑量普拿疼會耗光肝臟中的穀胱甘肽,導致肝細胞壞死,高劑量的補充NAC能夠在0.5-1小時內,快速提高肝臟的穀胱甘肽濃度,避免肝細胞的急性傷害。
3.很多食品都含有穀胱甘肽,人體所需的穀胱甘肽可在食物中攝取。小青南瓜、蘆筍、牛油果、哈密瓜、葡萄柚、秋葵、桔子、桃子、土豆、菠菜、草莓、番茄、西瓜以及南瓜等都是穀胱甘肽很好的來源。
事實上,在組成穀胱甘肽的三個氨基酸中,半胱氨酸(cysteine)是促進穀胱甘肽合成的關鍵,因為其它兩個氨基酸從食物中都已經得到足夠的來源,因此,半胱氨酸才是決定穀胱甘肽合成的關鍵之所在。
半胱胺酸並非必需胺基酸,是可以由甲硫胺酸所轉換而得(但在穀胱甘肽大量耗損時,須額外補充才足夠),但由於半胱胺酸的結構並不穩定,吸收及轉換成穀胱甘肽的效率並不高,所以補充半胱胺酸,並不能明顯或快速的提高體內穀胱甘胺酸的濃度。
如果急需提高穀胱甘肽濃度來達到解毒效果的病人來說,是很難短時間內拉高穀胱甘肽的濃度。
四、建議與總結
市面上有很多標榜高單位「穀胱甘肽」的商品,基本上經過口服後,體內真正提升「穀胱甘肽」的濃度非常微少,因此,根本很難達到保護肝臟的效果。
在此建議讀者,任何保健產品不是標榜很好就直接買來吃,這些保健產品都需要考量到「吸收代謝」、「有效作用濃度」、「劑量」等方面。因此不要覺得這個保健產品好,就買來吃。
一、穀胱甘肽是一種由三種胺基酸構成的短肽
穀胱甘肽是一種由三種胺基酸構成的短肽,這三種胺基酸分別是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其化學結構如下:
![](https://pic.pimg.tw/sdd204/1504004891-1712817625.jpg)
穀胱甘肽是肝臟解毒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本身是強力抗氧化劑),穀胱甘肽是合成具解毒性抗氧化酵素,如穀胱甘胺酸過氧化酵素(glutathione peroxidase),一種同時含硒的抗氧化酵素,人體在面對多種毒素,如農藥、乙醯胺酚等中毒時,會促使肝臟中的GSH快速耗盡,進而快速的破壞肝細胞引發急性肝衰竭。
另外穀胱甘胺酸在人體免疫功能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體內足夠的穀胱甘肽濃度,能夠提高免疫系統對抗各種疾病,尤其是接受治療中的癌症患者,GSH能夠提高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穀胱甘肽的三大作用
1. 穀胱甘肽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劑:
它自己本身能清除自由基,更重要的它是整個抗氧化系統的樞紐,其他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E、硫辛酸(a-lipoic acid)都需要有足夠的穀胱甘肽,才能中和自由基。
2. 穀胱甘肽是一種強力的解毒劑:
它大量的存在於肝臟之中(~7.3m-mol/g),幫助牌除我們每天接觸的毒素,如菸害、輻射線、藥物殘餘、重金屬、農藥等等。
3. 穀胱甘肽是一種免疫力調節劑:
免疫反應(淋巴球的活性)的好與或,與穀胱甘肽的含量息息相關,有實驗證實,當穀胱甘肽的量下降到只剩七成時,免疫反應就完全失效。
二、口服穀胱甘肽沒有用
口服穀胱甘肽到胃部就會被胃酸及專門分解蛋白質的胃蛋白酶給分解,最後進入消化系統的只是一些分解後的胺基酸,與吃進魚肉蛋奶等蛋白質並沒甚麼差別
三、無論是口服或是靜脈注射,都有相當高風險
人體自行合成穀胱甘肽才是提高穀胱甘肽的唯一方法。1.針對針劑的部分,長期經由靜脈注射(例如美白針)高劑量的穀胱甘肽,可能造成劇烈腹痛、腎臟功能受損,造成腎功能不全或腎功能衰竭,也可能誘發甲狀腺功能紊亂。最嚴重者會發生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
即使是以口服形態攝取穀胱甘肽 ,服用過量亦具風險,故台灣衛生主管機構訂有標示警語之規定。
行政院衛生署於中華民國100年10月18日公告,訂定使用原料「穀胱甘肽(Glutathione)」之每日食用限量及應標示警語,並自即日生效。
一、原料「穀胱甘肽」之來源為由圓酵母(Torula yeast)發酵製成,其每日食用限量為250毫克以下。
二、使用原料「穀胱甘肽」之包裝食品,應以中文顯著標示「對穀胱甘肽過敏者、孕婦、哺乳婦女及嬰幼兒應避免食用」等字樣。
2.在藥物方面,促進穀胱甘肽合成的有NAC (N-Acetyl-Cysteine,也就是愛克痰,一種化痰藥品)等。
NAC能在人體內快速有效率的轉化成穀胱甘胺酸,在臨床上被使用於普拿疼(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服用過量的解毒劑,因服用過量或長期高劑量服用普拿疼可能造成嚴重肝毒性,對於原本肝機能不佳的患者還可能引發猛爆性肝炎,主因是高劑量普拿疼會耗光肝臟中的穀胱甘肽,導致肝細胞壞死,高劑量的補充NAC能夠在0.5-1小時內,快速提高肝臟的穀胱甘肽濃度,避免肝細胞的急性傷害。
3.很多食品都含有穀胱甘肽,人體所需的穀胱甘肽可在食物中攝取。小青南瓜、蘆筍、牛油果、哈密瓜、葡萄柚、秋葵、桔子、桃子、土豆、菠菜、草莓、番茄、西瓜以及南瓜等都是穀胱甘肽很好的來源。
事實上,在組成穀胱甘肽的三個氨基酸中,半胱氨酸(cysteine)是促進穀胱甘肽合成的關鍵,因為其它兩個氨基酸從食物中都已經得到足夠的來源,因此,半胱氨酸才是決定穀胱甘肽合成的關鍵之所在。
半胱胺酸並非必需胺基酸,是可以由甲硫胺酸所轉換而得(但在穀胱甘肽大量耗損時,須額外補充才足夠),但由於半胱胺酸的結構並不穩定,吸收及轉換成穀胱甘肽的效率並不高,所以補充半胱胺酸,並不能明顯或快速的提高體內穀胱甘胺酸的濃度。
如果急需提高穀胱甘肽濃度來達到解毒效果的病人來說,是很難短時間內拉高穀胱甘肽的濃度。
四、建議與總結
市面上有很多標榜高單位「穀胱甘肽」的商品,基本上經過口服後,體內真正提升「穀胱甘肽」的濃度非常微少,因此,根本很難達到保護肝臟的效果。
在此建議讀者,任何保健產品不是標榜很好就直接買來吃,這些保健產品都需要考量到「吸收代謝」、「有效作用濃度」、「劑量」等方面。因此不要覺得這個保健產品好,就買來吃。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Q10到底是甚麼??!!
Q10是Co-enzyme Q10 的簡稱,又稱Ubiquinone,是由“Ubiquitous”(everywhere/到處存在)以及“quinone”(苯二酮 )兩字組合而來,意思是存在所有細胞中的化合物。事實上,Q10存在於很多器官中,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脾臟、胰臟和腎上腺的含量特別多,其中又以心臟的含量最多。
人體內利用兩種胺基酸:L-酪胺酸(L-Tyrosine)及L-甲硫胺酸(L-Methionine)來合成,該合成過程相當複雜,需要維生素B群以及維生素C來協助合成。
人體大約有60兆個細胞,每個細胞都需要能量,細胞內的粒腺體就像是個發電廠,負責所有新陳代謝作用並產生熱量。
粒腺體內進行細胞呼吸鏈,是一種氧化還原過程時,需要進行電子傳送轉移,Q10就是負責催化粒腺體中能量體的磷酸還原作用,讓細胞能量供應系統能夠快速恢復活化。
Q10已證實的作用有哪些呢?
1.改善心臟衰竭
2.有助於血糖控制
3.減少皺紋,美化肌膚
參考資料:
1.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a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suggests that coenzyme Q10 at
low dose improves glucose and HbA1c levels.Nutr Res. 2017 Feb
2.Biochemical rationale and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antiaging properties of CoQ(10) at skin
level.Biofactors. 2011 Sep-Oct
3.https://nccih.nih.gov/health/supplements/coq10
訂閱:
文章 (Atom)